糖心live污污污免费版:糖心logo在线观看免费eye-国产创新减重药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轻度脂肪肝

频道:热点 日期: 浏览:1

7月7日下午,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玛仕度肽(商品名:信尔美)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出上海首张处方。该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小英为一位超重并伴有轻度脂肪肝的患者开具这一处方,这也标志着该中国创新减肥药物在上海正式落地使用。

这名患者今年27岁,身高1米83,体重93公斤,BMI达到27.77,此前在体检中发现自己有轻度脂肪肝,经过生活方式的调整仍未有明显的体重改善,于是前来医院求助药物治疗方式。“平时我有熬夜的习惯,饮食也不规律,常常喝碳酸饮料等,对吃的也不大忌口,工作后越吃越胖,之前也尝试过运动减肥,但很难坚持下来,就想着来试试药物治疗。”

随后,患者拿着处方在药房购买到了刚上市的玛仕度肽,一盒630元,内含两针。作为一款周注射制剂,一盒玛仕度肽覆盖两周注射,患者如果一个月注射4针,总共需要花费1260元。

2025年6月27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显示,I类创新药玛仕度肽获批上市。网站截图

2025年6月27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显示,I类创新药玛仕度肽获批上市。该药适用于在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基础上对成人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初始体重指数(BMI)为:BMI≥28 kg/m²(肥胖);或BMI≥24 kg/m²(超重),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的合并症(例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这一药物已于7月3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

作为玛仕度肽临床研究牵头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纪立农此前指出,作为全球首个用于成人长期体重控制的胰高血糖素(GCG)/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药物,玛仕度肽的作用机制具有显著创新性:通过将GCG与GLP-1靶点结合,形成“抑制食欲+加速代谢”的双重作用机制,既通过GLP-1受体降低热量摄入,又借助GCGR促进脂肪燃烧,从而全面改善超重或肥胖患者内脏脂肪堆积及胰岛素抵抗等复杂代谢问题,突破了单一靶点的治疗局限。纪立农还指出,玛仕度肽在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的III期临床试验(GLORY-1)结果2025年5月已经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该项研究结果显示,在单纯依靠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效果不佳的中国超重或肥胖人群中,玛仕度肽4mg和6mg剂量治疗32周和48周均展现出显著的减重效果,同时还能降低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和转氨酶水平,实现体重与代谢指标的双重改善。

2025年7月7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小英为一位超重并伴有轻度脂肪肝的患者开具玛仕度肽。(受访者 供图

李小英当日告诉记者,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已达到51.2%,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当前,中国肥胖患病率持续上升,尤其是青中年群体的肥胖情况更为显著。在国家倡导体重管理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患者主动就医寻求科学减重方案。”李小英进一步表示,对于伴有脂肪肝的患者,一般都会综合考虑,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建议患者尽可能使用能够保护肝脏健康的这类减重药物;同时,在生活方式的改善方面,建议患者多运动、少喝糖分较高的饮料等,保持长期健康的运动和饮食习惯。

而在玛仕度肽国内获批上市前,国内已经有两款进口的周注射制剂减肥创新药上市。其中,司美格鲁肽作为GLP-1受体激动剂被誉为“单靶点王者”,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肥胖治疗的GLP-1药物,另一款替尔泊肽则是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被称为“双靶点先锋”,这是全球首个双靶点降糖药物,而玛仕度肽的双靶点与之不同。

而就在前不久,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偏向型”减重药——埃诺格鲁肽的III期临床试验成果于6月21日登上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并在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上发布。目前,这款药也已经进入上市冲刺阶段。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国产减重药物进入到临床当中,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用药选择。”李小英同时提到,必须要注意的是,减重不能只依靠药物的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善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减重不要只是去关注自己的体型,还要关注各种合并症的出现,如心肺功能、肝脏等,拿肥胖人群来说,60%存在脂肪肝,还有一些不胖的脂肪肝患者,大多发病与果糖摄入有关,譬如喝饮料、奶茶、可乐等,就会被人体直接吸收到肝脏,随之转变为脂肪,这样未来引起糖尿病的可能性也会很大。”李小英解释道。